王瑞祥:以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 |
发布时间:2016-07-09 11:26:55 | 浏览次数: |
内容摘要:7月23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质量协会、科技日报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王瑞祥会长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以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主旨演讲,现机经网全文摘录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 王瑞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很高兴参加中国制造第二届高峰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的论坛主题。 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意志,而坚持以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也已成为机械广大企业的共同行动。 “十二五”,机械工业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圆满收官。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由13.96万亿元增至22.98万亿元,年均增长10.48%;利润总额1.17万亿元增至1.6万亿元,年均增长6.45%;出口总额由2585亿美元增至3888亿美元,年均增长8.51%,实现贸易顺差由31.36亿美元增至11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产品产量如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大中型拖拉机等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机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10%,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6.84%,其中出口占17.08%。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科技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行业共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2家,已完成验收并挂牌运行的168家,形成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行业创新平台。五年间,共评选表彰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889项,其中1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组织科技成果与新产品鉴定2385项。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一批高端装备、重点产品、共性基础技术取得突破,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型核电、水电、火电和风电设备、特高压交直流及柔性直流输变电设备、油气长输管线关键装备、大型煤化工关键设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设备自主研发取得突破,燃用准东煤350兆瓦超临界锅炉研制成功,投入应用。长期受制于进口的流程工业用DCS控制系统国产化取得成效,市场份额已超越外资产品,并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基础领域中高压绝缘套管、变压器出线装置、优质冷轧矽钢片、大型电站锻件等一批长期依赖进口的关键基础件、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工作取得进展。自主品牌汽车取得长足发展,质量性能和性价比明显提高。大型压缩机、水轮模型与电站安全阀试验台等平台相继建成,部分领域已达世界同行先进水平。协同创新步伐加快,合作模式推陈出新,成效日益显现。科技创新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有力支撑了装备制造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然我们也知道,我国机械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一些重要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还比较高、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起步之年。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把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要求,以建设机械强国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促融合、强实力,加快提质增效升级,促进机械工业实现由大变强。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一是强化基础能力。将依托工业强基工程,攻克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瓶颈,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大力推进精密、高速、高端、高参数基础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示范应用。将加快建立机械行业主配牵手平台,形成整机与基础部件协同发展、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模式,推进产业链紧密协作。二是集中补齐短板。将针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专用设备短缺的突出矛盾,以及长期依赖进口的重大专用生产装备,建立产学研用联合体和自主创新体系,运用国家专项基金和首台套等相关政策,组织实施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将围绕重大技术装备特殊或关键工艺所需的专用生产设备和专用监测等系统,集中进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满足市场化需求。三是发展高端装备。将以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加快建立重型燃气轮机自主创新产业体系,重点攻克300兆瓦F级重型燃气轮机等关键技术。将积极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绿色装备。实施先进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数字诊疗、智能农机装备等创新工程。将大力推行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物流与仓储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创新应用。四是推进两化融合。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以创新设计为引领,通过探索众包、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云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以及集成应用,引导企业将重心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转移,实现转型发展。将通过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动企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服务要素占比不断提高,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五是营造良好环境。中机联作为行业综合性协会,将在政府部门指导支持下,继续在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技术标准提升、质量品牌创建、管理与文化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好服务。将充分发挥优势,团结引导行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良好氛围,构建行业创新新格局。 同志们,肩负着振兴重任的机械行业职工,一定会不辱使命,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装备世界和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