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作发展历程 |
发布时间:2016-07-12 14:24:18 | 浏览次数: |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标准化,对于组织专业生产,合理开发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便利使用维修等,均有重要作用。 天水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研究所(以下简称凿岩所)按上级主管部门所赋予的职责,从事本行业技术标准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大概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习和引进阶段(1961年~1976年) 1961年建所时到1976年末仅制定了11项行业标准,但仍有力地促进了全行业产品的通用化和系列化水平。这个阶段制定的标准完全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而制定的。 2.快速发展的阶段(1977年~1988年) 1977年开始,凿岩所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政策,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来抓,并认真搞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118、TC82和TC29等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归口管理工作,在这期间,凿岩所先后组织有关行业厂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至1985年底共制定了34项部级标准,另外还组织制定了行业内几个重点产品的质量分等标准,为本专业的产品质量评比和创优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年,天水凿岩所被原国家标准局正式确定为ISO技术国内归口管理单位。 3.依法开展工作的阶段(1988年至今) 以198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发布实施为标志,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凿岩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调以企业为主体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始了大规模制修订本专业领域各类标准的步伐。 1990年,在原天水凿岩所标准化室的基础上,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0年4月19日以技监标发(90)220号文批准成立了首届“全国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于1991年1月5日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和一届一次会议,并将该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天水凿岩所。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分别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和2021年进行了换届工作,到目前是第七届,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均由天水凿岩所人员担任。每届标委会制定或修订的标准项目数量都在30项以上,大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在成立了标准化委员会后制定的。 至2022年为止,本行业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共32项,行业标准共90项,其中大部分标准都经过了3~5次的修订,逐步形成了“面向市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行业标准体系。其中,由本所承担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和行业标准项目中,有7项曾分别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部级奖和省级奖。 这些标准项目中的国家标准,大都采用了国际标准,尤其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加快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对行业标准也加快了修订的频次,使之更贴近市场、服务于企业,并努力与国际接轨,这对保护民族工业、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和消除贸易壁垒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